广告

沙沟老行当:烛坊

2012-12-05 13:35:47
来源:沙沟主题站    作者:石梁芦苇-颜国强
点击:
导读:旧时,蜡烛是人们夜晚照明的必备品,而现代也能在各种晚会和聚会中见到它明艳的身影。蜡烛最早主要用牛羊身上的脂肪做成,直到19世纪初,才出现用石蜡做的蜡烛,加工蜡烛的场所叫烛坊。
烛     坊

  旧时,蜡烛是人们夜晚照明的必备品,而现代也能在各种晚会和聚会中见到它明艳的身影。蜡烛最早主要用牛羊身上的脂肪做成,直到19世纪初,才出现用石蜡做的蜡烛,加工蜡烛的场所叫烛坊。

   里下河的千年古镇沙沟,旧时烛坊多达十几家。烛坊手工制作的蜡烛,远销周边几百个乡镇村庄,其中最有名气的要数“姚泰昌”烛坊。

  “姚泰昌”烛坊位于镇南大街与姜家巷的交叉处,门面庞大,前店后坊,主人姚量涵是清末的秀才。前店的柜台一字排开,山架上堆满了包装好的大小红烛,山架上端的架子上悬挂着各种蜡烛的样品。后坊更加壮观,一排排竹架有五、六层,每层上有密密麻麻铁签的烛板,烛板上插满了大大小小的蜡烛。

  早期制蜡作坊的中央立着一个竖直的木柱转轴,以它为中心,离地面约一尺半的高处,连接着两三个篾圈的同心圆,形成第一层。最外一层篾圈是“浇蜡盘”,炼制后的烛油锅就搁在外圈(浇蜡盘)下,作为工作“平台”。为了保持烛油的半熔态,锅下生有温火。第二圈是“晾烛盘”,是搁置成品蜡的篾圈。在同一轴的齐腰高处,也有两道同心圆篾圈盘,是专为晾蜡烛用的,形成第二层。制蜡的第一步,是把用草关子缠好灯草芯的蜡签均匀地挂在浇蜡盘上。蜡签的尾端,劈有规定型号的自带倒钩,把它们均匀地挂在浇蜡盘上。第二步,手工师傅以娴熟的技巧,手里拿着两边都有锋口的竹片,从浇蜡蜡芯的倒钩处,一排提取五根蜡芯,在半凝状的烛油里浸一下,这就叫“浇蜡”。 接着又轻巧而迅速地挂晾在蜡盘上,倒钩不乱,互不粘连。经过数次“浇蜡”后,蜡就整盘成型,第三步工序“浇”红油。红油是专门练制的一锅红烛油,是用白石蜡加上烛红粉加热溶化而成。白烛经过两次“浇”红油后整盘蜡烛就定型了,第四步,蜡油滴沥干净后,蜡头已经塌缩成自然的凹槽,这是靠烛油自身的物理特性,完成蜡烛优美造型的,最后再把它们转移到晾蜡盘上。跟浇蜡盘对应的地面上铺有油纸,承接滴沥烛油,待烛油冷却后将其放回到烛油锅,工序周而复始。

  后来的制烛工匠们把原来的工艺作了改进,制作蜡烛又有了新的方法。把蜡烛芯按在钉有若干个有铁签的木板上,待白石蜡溶化到一定温度,根据蜡烛大小、粗细,操作人手持轴芯板在蜡锅里蘸烛多次,每一次后让其冷却,蜡烛即增大一圈。成形的白蜡烛再往红烛锅里蘸上二次,这时的蜡烛就成了鲜红的红蜡烛了。

  最后要在红蜡烛上用金漆书写上喜庆词语,如婚庆的“龙凤呈祥、金玉良缘”,祝寿的“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还有的要用金漆画上龙、凤等吉祥图案。通常红烛的包装简洁方便,一般两支为一对用纸包裹即成。 蜡烛的型号有好多种:最小的烛只有二两五钱重,称为小拜烛,一般专为各种灯笼点亮用的。“对子蜡”,分为大小两种,大的一对重一斤,通常是节日用于神龛敬神。因为旧时的衡制一斤是16两,8两是半斤,小的一对重半斤,一只恰好四两,所以又叫“四两烛”,其次还有“二两烛”,它们通常用于平日敬神用的。“一两烛”是绅商店铺字号灯笼里用的。手工烛最大的可以做到“三斤烛”,过去一般是大户人家婚庆、过生日祝寿用的。蜡烛分红白两种,红烛用于喜庆,白色蜡烛用于民间做丧事和祭祀仪式。 

  旧时的烛坊,充满了传奇故事色彩。象“姚泰昌烛坊”诚信经营,兴旺发达了几十年。1942年一场大火,把全部家产烧得个精光。后来沙沟民间有语:“姚泰昌,姚泰昌,是个闻名的大烛坊;由于不小心,一把火烧得个精大光“。名不见经传的邱记烛坊,一直生意做不上来,烛行老板邱四去财神庙上烧头香,对财神爷许了个愿:如我邱某发财,一定为您老人家换袍换盔装金开光。不料第二年也就是42年“姚泰昌”失火毁家,沙沟蜡烛生意全部流向“邱记烛坊”,当年邱记烛行生意兴隆赚了个满钵银元。第二年邱老板兑现承诺到苏州购新盔新袍新靴,财神爷从头到脚焕然一新,邱家雇人吹吹打打在大街上游了一圈,好不风光。可叹第二年,日本鬼子进攻沙沟,从此开始了沦陷逃难的苦日子,邱记烛坊也陷入了生意的低谷。

  继手工蜡烛后,市面上有了用模具铸制的蜡烛,就是曾被老百姓称作的“洋蜡烛”,这种上下圆柱形的蜡烛主要用于停电后的应急照明。现代市场上流行的工艺蜡烛千姿百态,造型优美,点燃中还发出各种香味,迎合了现代人的审美情趣。

  古老的手工烛坊几乎临绝迹,目前在古镇沙沟掌握此技艺有仅有郑中南、邱祖学二人。郑记的蜡烛除在本镇销售外,还小量销往周边乡村的小杂货店,但跟先人辉煌业绩是无法比拟的了。 

标签: 沙沟 老行当
分享到:
[责任编辑:小辉]
广告
广告
广告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