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文艺理论家刘熙载

2012-12-05 23:48:09
来源:中国泰州
点击:
导读:  清朝到了嘉庆帝坐天下的时候,康、乾时期的盛世辉煌已是昨日黄花,种种内忧外患开始显现出来,嘉庆帝失去了康熙、乾隆的自信和豪迈,没有了下江南的闲情逸致,封建社会在蹒跚了二千多年之后,终于一步步走向...

文艺理论家刘熙载

  一、奋斗的行程

  中国有句古话,说的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这话用在刘熙载身上很合适。他身逢封建末世,生于清寒之家,又幼年丧父,生活留给这个懵懂少年的还会有些什么呢?

  对已近迟暮的清王朝来说,嘉庆十八年(1813)已是多事之年,这一年北方的白莲教大规模起义,风起云涌之势波及封建王朝的皇宫内院,南方的英国鸦片贩子也不断滋生事端,嘉庆皇帝躲在承德的避暑山庄里仍觉得七上八下,安不下心来。就在这年二月的一个夜晚,嘉庆皇帝正因国事纷扰忧心难眠的当口,偏远的苏北兴化县城里一个读书人家里,却正沉浸在喜得贵子的幸福里,这家的主人叫刘松龄,生下的儿子就是后来进了皇宫执上书房的刘熙载,这恐怕是忧心忡忡的嘉庆帝绝对没有料想到、也绝对不会去想的事情。

兴化刘熙载故居古桐书屋前门

  自古以来,中国知识分子似乎不作官就没有出路,想有出路,就必须去作官,但官又不是人人可作的。刘松龄奋斗一生,也就是个国子监生员,连作官的边还不沾,他自然希望儿子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光宗耀祖。要作官,就要先读书,书读好了,才好考科举,奔仕途。刘熙载幼时聪颖,从小就是一块读书的料,知子莫如父,刘松龄曾对人说:“此子学问,当以悟人。”事实证明,他说得一点都不差。刘熙载晚年自号寤崖子,应是对自己一生“悟人”的最精当描述。可光有天性还不行,关键是要有“悟人”的真本事,这对于一个贫穷人家的子弟来说,绝非易事。生活等待小熙载的,是贫穷和不幸。等到了刘熙载上学读书的年龄,父亲刘松龄早已穷困潦倒,贫病交加,无力供应了。好学的小熙载就常常跑到私塾外面偷学,时间一长,被私塾的教书先生张秉衡发现了,他非常感动,亲自找到刘松龄的家中,免费让刘熙载到学堂读书。刘熙载十岁那年,父亲去世了,孤儿寡母的生活愈加贫困,但贫困的生活并没有消磨刘熙载求学的意志,他读书更加刻苦勤奋了。刘熙载后来回忆起这段生活,曾在一首《斗室吟》写道:

  室虽如斗此心宽,总为尘无一点干。莫带陈藩少年意,扫除误作等闲看。

  少年熙载身居斗室,却胸怀“扫天下”之志,求学之笃之坚,由此可见一斑。小孩再懂事,也有懈怠的时候,每当这时,熙载的母亲就用苏秦、孟子等古人勤奋好学的精神激励他,徐子霖、戎烛斋等教过熙载的先生们也对这个好学的贫困子弟照顾有加。十五岁那年,刘熙载的母亲去世了,他真正成了一个无依无靠的孤儿,只好靠变卖家产度日。为长久之计,在亲友的帮助下,刘熙载到距离兴化县城几十里之外的一家粮行当学徒,但仍不改读书之志,时常在空闲之时拿书来读,引起粮行老板的不满,说他不好好工作,终被辞退,无奈的刘熙载又回到兴化城,靠给几十个蒙童教书糊口,白天教书,夜晚苦读,认真体味书中精微之处,为以后的科举作准备。

  道光十四年(1834),兴化旧丞署特建的纪念范仲淹的“景范堂”改为“文正书院”。书院学额正课生童十名,每人每月膏火银一两,附课生童十名,每人每月膏火银零点八两,全年膏火银三百两。正月腊月停课,读《四书》、《五经》,学写八股文。

  这时的刘熙载还是个童生。只有成为秀才,才有资格参加乡试,这是科举的第一步。文正书院建立后不久,刘熙载通过考试,成了文正书院中的一名秀才,师承解如森、查咸勤,在两位先生悉心指导下,刘熙载的学业取得很大进展。道光十九年(1839),终于等来了乡试的机会,老天没再难为这位饱尝苦难的27岁的学子,踌躇满志的刘熙载顺顺利利成了一名举人。道光二十四年(1844)春,刘熙载赴北京参加会试,又金榜题名,高中进士,并以文章与书法均优,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按照清制,庶吉士需留馆学习三年,每月有月考,三年一大考,成绩佳者可为官,谓之“散馆”。但学习期间,不发薪俸,家境贫寒者常常以筹措学费为名请假回乡。这样,道光二十五年(1845)九月,志得意满的刘熙载回到了故乡兴化。道光二十七年(1847),庶吉士3年学业期满,刘熙载返京参加散馆考试,授翰林院编修。

  这一年,刘熙载三十五岁。

  如果说这之前刘熙载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话,那么,现在这种生活似乎应该告一段落了,接下来,该干些什么呢?

  当然是“作官”,去实现“扫天下”的宏愿了。

分享到:
[责任编辑:xhzs]
广告
广告
广告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