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勇敢最是中国人

2013-05-27 14:38:06
来源:兴化众声    作者:朱国平
点击:
导读:中国人素有勤劳勇敢之称。勤劳自不待言,靠面朝黄土背朝天,几千年的农耕生活,没有勤劳的支撑,断断没有民族的绵延与生生不息。其实,世界上的所有民族,种族能得以绵延不绝,大概都离不开勤劳。倒是勇敢,尤其是对死亡的无所畏惧,的确是值得说上几句的。

  相比较而言,外国人就显得贪生怕死多了。外国人也有不怕死,但他们的勇敢多见于决斗,那种动机和境界,自然无多少崇高可言。同是在朝鲜战场,美国士兵竟然用中朝两国文字写好“投降”或“我缴枪”放在身上,以作为保全性命的护身符。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认输投降。尤其不可思议的是,这竟然是美国军队的惯例。在这些洋鬼子看来。任何东西都没有生命重要。土地可以失而复得,财富可以毁而重造,生命却会一去不返。这大概就是国人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吧。
  在朝鲜战争中,也有不少中国的志愿军战士做了俘虏。由于我们的观念历来就是崇尚英雄,崇尚壮烈的牺牲,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所以这些在战场上侥幸留下生命的战士,在回国之后不仅没有享受到“最可爱的人”的待遇,反而在反右、文革等历次政治运动中一次次接受审查和冲击,历经磨难,备受歧视,一直生活在阴影之中,让许多人发出活得憋屈,不如当时死得光荣的感叹。
  在电影里,经常可以见到这样的场面:负责坚守某块阵地的国军的官儿向上峰告急,得到的却是上峰如雷的咆哮:守不住阵地,提着头来见我!阵地当然不会守住,提着头自然也不能见上峰的,那情形,大多是和阵地一起壮烈了。也有精忠报国的将领,比如张灵甫,在孟良崮成仁后,蒋介石为了对他“效忠党国”进行嘉勉,在玄武湖畔为他竖碑,还把英国送给国民党军队的一艘巡洋舰改名为“灵甫号”。
  对老子的话,一说当断句为“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这是要用死来威慑老百姓,让老百姓因恐惧死亡而成为顺民。这是否合符老子的本意,不得而知。但用制造死亡来稳定自家天下或夺取异姓天下的,实在是不乏其人。既有死亡,便需要有对于死亡的达观和无所畏惧。于是,便有了“天子坐明堂”,壮士遍中华的盛况。被旌表的英雄越多,国人的勇敢指数就会越高。

分享到:
[责任编辑:陈陈]
广告
广告
广告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