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农耕笔记:庄稼的“储备肥”

2013-05-16 18:11:17
来源:泰州晚报    作者:刘金祥
点击:
导读:庄稼的储备肥有两种,一是泥渣。冬季农闲时,农民一项重要的活计就是罱泥。在田头挖个一米五至两米深的长方形塘子,将罱得的河泥储存在里面,待来年春季再与紫云英、黄花苜蓿、苕子、蚕豆秸秆、豌豆秸秆或其他青...

 
  庄稼的“储备肥”有两种,一是泥渣。冬季农闲时,农民一项重要的活计就是罱泥。在田头挖个一米五至两米深的长方形塘子,将罱得的河泥储存在里面,待来年春季再与紫云英、黄花苜蓿、苕子、蚕豆秸秆、豌豆秸秆或其他青草一起一层一层泥草交融窖到塘里,经两次翻塘后形成了泥渣。这种“储备肥”麦子一收就要挑到大田里,作为水稻的有机肥。二是粪肥,即人畜粪。农村不像城市有公厕,家家户户饲养的生猪、人的排泄物都要有储存的场所。庄稼什么时候要施粪肥了,特别是麦子收割后要“呛麦秆子”就得将储存的粪肥提取到农船上,而后再挑到大田里。提取这种“储备粮”在家乡叫“舀粪”,虽说这农活比较脏,但必须得做。特别是要过年了,家家户户都要进行清理,叫做“干干净净过年”。
  这种储存泥渣的家乡叫泥塘;储存粪便的如今城市里叫化粪池或公厕,而在农村一直都叫做茅缸(厕)。
每个人家的茅缸大小是不同的。家庭人口多、养的猪多,茅缸就要大些。茅缸大的好处是,容积大,储粪时间长,粪容易“熟”。
  茅缸满了就要挑,挑粪要从粪坑里把粪舀上来倒进粪桶里。
  舀粪要准备一把长柄舀子,此前要将粪坑里的粪充分搅和,人称“搂屎缸”。如今,如果有人把有些不该说的事乱说出来,就会被说成是“搂屎缸”。
  喜欢“搂屎缸”的人多数有心理障碍:“乡里人挑粪,前后都是屎(死)”,说的是有些人因为某些琐碎之事想不通,就要破罐子破摔,就“搂”得周围几平方米“臭气熏天”。
  小青年做事就是“麻利”,他们不高兴一舀子一舀子的往上舀,认为那样太慢了,所以,有的人就干脆在粪缸口上担一块板,一只脚跨站在板上,一只脚站在地面,跨着把粪桶直接往下一按,几秒钟一桶就满了,但粪桶边上到处是粪,而且挑担经过的巷口里到处滴滴的,又污染了环境,所以大人们总是要骂他们几句:“嘴上没毛,做事不牢”。
  虽说这种方法快,但毕竟在粪缸上担的一块板子,有时也有危险,如果掉到粪坑里,夏天还好,是冬天那就出纰漏了,不用说没有热水洗澡,农村习俗还认为不吉利。有一年冬天的一个下午,庄上第十一组有个乳名叫细狗子的小伙子,做事总是要抢个快,别人才两担上船,他已经是第三担了。可就在他第五担将满粪桶提上来往外移的时候,垫在脚下的木板上留下了不少粪便,他站在上面,一不注意,脚往里一滑,“扑通”一声,人掉进了茅缸,弄得全身是粪,就连头发窝里都是。
  那时农村里没有浴室,细狗子只得到离庄上吃水码头远远的地方去洗了个“大汤澡”,快了身上洗不清,慢了人又冻得吃不消,半个小时下来,冻得他浑身直哆嗦。细狗子在河里洗了后,立即回家烧了一尺八锅热水,边烧火边烘暖,将大桶搁起来,挂起塑料“浴帐”,倒进热水,洗了个澡。虽说年轻,身体还经得起冻,热水澡洗了后也算去了些寒气,但他还是感冒了一个星期。
  在农村,人掉进茅缸里是不吉利的。对于这事,细狗子不懂,他爸爸不但没有批评他,反而还到三里外的老家舍去称了二斤肉放在开水里烫一下,放个鸡蛋和两根连根葱,在家里进了香,放了炮仗,说是为细狗子“敬菩萨”,去除晦气。
标签: 农耕 笔记 庄稼
分享到:
[责任编辑:xhzsyxg]
广告
广告
广告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