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农耕笔记:二道坝

2013-05-16 17:41:01
来源:泰州晚报    作者:刘金祥
点击:
导读:  天气渐渐冷了,农民们按照他们的常年工作计划,安排冬令生产劳动,这罱泥中的一项延伸农活是必不可少要做的,就是要设一个过渡的泥塘。  秋收结束后,农民的主要任务是四大方面:秋种、兴修水利、冬季农田...
  天气渐渐冷了,农民们按照他们的常年“工作计划”,安排冬令生产劳动,这罱泥中的一项“延伸”农活是必不可少要做的,就是要设一个“过渡”的泥塘。
  秋收结束后,农民的主要任务是四大方面:秋种、兴修水利、冬季农田管理、罱积肥料。
  冬天是罱积肥料的好时机,为的是罱积来年农作物有机肥,积造有机肥料是最基础性的农活,不管什么年份、什么天气,哪怕遇到冰 河的时候,也不得不罱泥。
  尽管天已经冷了,农民还是要到“一线”去劳动,他们似乎习惯了,春夏秋冬哪个季节不要下田?夏天热得够呛,但冬天难道比夏天好受?谁说得清楚?只有种田人知道,不必多说。
  已经到了上午的九点多,别人早已经上了泥船,小青连忙把两碗山芋粥吃了,又从锅里盛起两只放到小洋瓷盆里,还在上面盖上了只大碗,放在淘箩里,肩上扛着戽锨,带到了田里,她知道罱泥的船就要满了,戽到二道坝里后,她要趁在第二船泥来到前,将二道坝里的烂泥戽到田头的泥污塘里。
  她到了的时候,二道坝里已经有了“半塘子”泥了。
  她要负责两条泥船的河泥的转运。
  从事过罱泥、戽二道的人都知道,与其他事物一样,这罱泥也有其两重性。水乡的冬季,雨水比起夏季少了许多,更不可能出现洪涝灾害,正常情况下,生产河水位要比夏季低得多。水位低了好罱泥,而水面离田埂的距离会更加大些,罱好的河泥从泥船上往田顶头的泥污塘里戽,再大的力气也戽不上去,于是乎,人们想出了一个办法—  —“接力”。这种特殊的“接力”就是家乡农民说的“戽二道”。
  “二道”,主要指河口离田埂距离较大,在河口与田埂的河坎之间临时开挖的一个浅浅的方塘,这种河坎距离大,方塘里一般能装一船烂泥,深度一般在六十厘米左右。
  在水乡,戽二道是有历史的,这应该是先辈们在实践中的“总结”与“创新”。
  “二道”不一定都要戽到田埂的泥塘里,冬季麦子浇泥浆时,为了能使罱泥的人“满负荷”,不至于让罱好的泥船呆在田头子等挑结束了再去罱,就先戽到二道里让大家挑,这样不会浪工。
  不管是谁,只要去戽二道坝用不了多长时间满身都会是泥巴,褂子、裤子很难看到布眼,妇女头上扎的“方巾”、男人头上的“帽子”也躲不过飞溅的泥点,他们都会在晚上收工回家时到生产河里先用双手抄水将脸上的泥巴洗掉,才能露出那圆圆的大眼睛。
  农民很容易“满足”。夏天割麦、挑渣、脱粒、扬场等农活,只要有风他们就高兴,冬天挑河、浇泥浆、施腊肥、罱泥,没有风他们更高兴。为什么?那年代说,冷是风冷、人是穷狠。想想这句话在当年似乎有点道理,但真的是风冷、穷狠?不见得。到了冬天,不管天气有多冷,只要去劳动身上总是热乎乎的,而闲在哪儿会越闲越冷。这倒让人悟出个道理:干事的人与不干事的人身上的“冷暖”永远都不会一样。由于缺衣少食就觉得冷天总是跟自己过不去,而越发这样越是要穷得叮当响的人惹不起,人们最怕的是站起来“一竖”睡下来“一横”的人。
  毕竟,没有冷风时做农活更好些。“风神”放假回去休息了,在它没有“值班”的情况下,家乡农民总是“偷偷瞒着它”抓住这极好的机会,无“干扰”的罱积肥料。
分享到:
[责任编辑:xhzsyxg]
广告
广告
广告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