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施腊肥

2013-05-11 21:36:56
来源:泰州晚报    作者:刘金祥
点击:
导读:早饭刚吃过,七队的农民按照昨天队长的分工,有的拿着舀子,有的挑着粪桶,来到村庄前的刘家圩子,准备给麦苗“御寒”。肥料是用碳酸氢铵和薄粪搅拌而成的。

 
  节气过了大雪,气温骤然降到了零下五六摄氏度。
  天冷了,人要添加衣服,牲畜要保暖,农作物过冬也要给它们“吃的”和“衣被”。
  早饭刚吃过,七队的农民按照昨天队长的分工,有的拿着舀子,有的挑着粪桶,来到村庄前的刘家圩子,准备给麦苗“御寒”。肥料是用碳酸氢铵和薄粪搅拌而成的。
  才挑了两三担,除拿舀子“点施”的外,其他挑担的男劳力个个脱去身上的棉衣,穿了件单小褂子和单裤子,额头上还不住往外冒汗。
  大田里足足有七八十个人,他们都是生产队拿“十成”工分的男女劳力,只见有的从泊在田头生产河里的农船上将一担担肥料往田里挑,挑到大田又将空担子挑走,来来往往,川流不息,很有规律。而妇女们则手拿长柄舀子舀肥在麦苗上“点施”几下,一舀子,又一舀子,从上午上工到吃中饭,再从下午上工到收工,一直不停地将粪桶里的肥料搅动,再浇到麦田里。
  这些日子几乎每天都是这样的情形,男女劳力从早晨八点钟左右到上午十一点,再从下午一点到四点,一天六个小时,就做一件农活——施腊肥。
  施腊肥是项重体力农活,要从生产河的农船上将一担担肥料用粪桶挑上来,一般劳力是挑不动的,力气小的挑上一两担就挑不动了。而在大田里浇肥的也要有力气并且熟练,一舀子“点施”四五个塘,既要快,又要使塘与塘之间的距离差不多,而且都是菱形,麦苗能均匀吸收肥力。
  腊,在农村指进入了冬季,天气变得很冷;腊肥,冬季生长的田间作物所施用的肥料;施腊肥,是农民们为三麦等农作物在过冬前后送去的“营养”与“温暖”。人“肚子吃饱了”才有御寒力,越冬作物也是如此。
  施用腊肥主要针对晚茬麦和基肥、苗肥不足长势一般的麦苗,因而,在越冬期间必须施用腊肥,补充养分,这样才能促进麦苗的冬季生长和防冻保苗,这对于早春巩固有效分蘖,提高分蘖成穗率有着积极作用。
  农民对麦苗的冬季田间管理有着多年的丰富经验,对于地肥、基肥和苗肥足的、麦苗长势偏旺的田块,他们一般不再施用腊肥,以免早春肥效发挥,麦苗旺长,造成群体过大,拔节肥而不坚,甚至引起徒长倒伏。
  不论施用什么腊肥,基本上都要兑水,防止伤苗。
  麦田施用腊肥包括几种,在家乡主要有肥效稳长的有机肥,如人畜粪、泥浆、厩肥、土杂肥等,此外当年还有用水泥船到兴化化肥厂装氨水回来兑水、后来的碳酸氢铵兑水等,除泥浆要“泼浇”外,其它施用方式均需“点施”,尤其是氨水和碳酸氢铵,防止挥发,提高肥效。施用碳酸氢铵时,最好由专人先用大锹在麦苗空隙处做个口子,再由专人将化肥丢进口子里拍实,田间干、土壤缺水要在口子上点水,潮湿时可不浇水。
  一般情况下,田间湿度过大、不能下脚,是不施用腊肥的,走在田间容易将土壤踩板结,不利于麦子的生长。
不知是种田科技含量高了,还是人变得懒了,如今庄稼很少有“粗粮”和“荤”吃(有机肥),种田主要靠化学肥料,像当年那样施用腊肥也很少见了,多年来一向对精耕细作、田间管理要求很高的农民,他们总是看苗情、看天气施肥,麦子缺肥、雨前雨后,他们就肩扛担挑,算好了需要多少尿素,直接到大田里施用,这样做虽说种田成本提高了不少,但便捷、省事,还能把省下来的时间用于外出打工挣钱,产量倒也理想。
标签:
分享到:
[责任编辑:xhzsyxg]
广告
广告
广告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