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卖棉花

2013-05-11 19:15:30
来源:泰州晚报    作者:刘金祥
点击:
导读:躺在棉花包上睡一觉,那路神仙也抵不到,眼睛闭上个小时,已到戴家窑。

 
    躺在棉花包上睡一觉,
    那路神仙也抵不到,
    眼睛闭上个小时,
    已到戴家窑。

  身体下面是柔软的棉花,上面是温暖的阳光,晒得人身上暖洋洋的,有的人躺下两分钟便呼呼大睡起来。
农民吃的辛苦多,很容易满足,这不,睡在棉花袋子上一会儿,就说赛过神仙了。
  大集体时期,生产队卖棉花总是一船一船的。队长派工一次要安排好几个男劳力,因为到了棉花收购站要将上百斤的袋子从船上往岸上扛,样检好、斤两称好了还要往棉花仓库或棉花堆子上扛,几块长跳板接起来上去,必须要大劳力。
  村里人到“窑上”(公社所在地的集镇叫戴家窑,称“上窑”)有七八华里路,卖粮、卖棉花、卖猪,买农药化肥都得行船。行船到窑上有三种方法:用竹篙撑,摇橹,拉纤,由于河口多,拉纤一会儿要上船过河,所以一般以撑船、摇橹为主,其他人就可以偷空休息了。
  在大集体的那个年代,农民天天有活计做,有的生产队不是正月初一下午就组织劳力下田“开门红”了吗?!凡是这样做的,生产队长还受到大队和公社表扬呢!但群众很累,他们一年到头除了生病也就是春节能休息个半天。    春节下午上工一般没有人缺工,因为只有一两个小时要记一天的工分。
  卖棉花前先得把各个等次在家里就分拣好,如果将好的差的和在一起作“统货”卖,肯定不能卖出好价钱。农民有经验,色质好的、一般的、僵果子的分拣开来,虽说花了点工,但划算,一个工换来的钱能超出几倍乃至十几倍。
  那时的棉检员检验棉花等级完全凭经验和手感,水分含量高不高放到嘴里嚼一下、纤维长度用两手拉拉就知道:133、231、329…前面的数字代表等级,后面的数字代表纤维长度,对照公式乘以斤两就得出多少钱。
  如此,棉检员真的很吃香,他们手高手低就是价钱多少,于是有人就千方百计通关系,带些香油、大米、烧草、山芋萝卜之类的,或者请到饭店吃饭。吃了人家的嘴软,拿了人家的手短。有的棉检员在这种情况下往往会放弃原则,在斤两、等级上做手脚,最终损害的是国家利益,得到的是个人实惠,失去的是公权尊严。
  但“坚持标准、秉公办事”的人也有,这些人老百姓放心、信得过。1988年的一天中午,乡政府副乡长梅仁远家里也种了亩把田棉花,一次他把从田里刚拾起来的棉花用乡里的挂桨船开到棉花收购站想直接卖了,棉检员小郑将测水仪的两根尖尖的齿往他的棉花袋子里一戳,这个高科技的东西还真管用,立即听到“吱—吱”的尖叫声,便打了声招呼,请他拿回去晒干后再来。当着众人的面,梅副乡长觉得很没有面子,又不好说什么,但脸拉得很长,嘴里叽咕道:“平时梅乡长梅乡长,关键时候不帮忙。”弄得在场卖棉花的人笑得合不拢嘴。
  棉花不是花,纤维好纺纱,棉絮暖和和,人人喜欢它。马大伯生有八个儿子,过去总是为儿子结婚需要棉絮犯愁,如今他90多岁了,还种棉花,想做条被子自己能做主了。
  近些年实施了“通达”工程,村里都通了公路,硬质路面。各家各户卖棉花一般不要船运,农民或拖个板车或用自行车、摩托车将棉花袋子一绑,很快就能到窑上。后来,供销社设到了村里,还设了棉花收购站,晒干分拣后直接挑了去卖,很是方便。
标签: 棉花
分享到:
[责任编辑:xhzsyxg]
广告
广告
广告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