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玄武灵台

2012-12-06 02:25:21
来源:兴化史志办    作者:张从义 张培元
点击:
导读:玄武灵台景区位于海池河畔。 摄影:兴化众声 一言  位于海池河畔的玄武灵台景区,楼台亭阁依城傍水,参天大树遮天盖地,景色幽雅秀丽。这是兴化城内最具规模的一处人文景观,拥有700多年历史。  据史籍记载...

玄武灵台

“玄武灵台”景区位于海池河畔。 摄影:兴化众声 一言


  位于海池河畔的“玄武灵台”景区,楼台亭阁依城傍水,参天大树遮天盖地,景色幽雅秀丽。这是兴化城内最具规模的一处人文景观,拥有700多年历史。

  据史籍记载,南宋宝庆元年(1225年),兴化知县陈垓为防御金兵和刚崛起的蒙古兵等北方军队渡淮南犯,利用改造大小垛岛和河道开挖的积土,围绕县衙署四周筑成长约7华里的土城和东南西北四门以及四座水关,并在县衙以北的土城南侧构筑高台;根据五行方位及其对应“四象”中的玄武(神龟),将此台命名为“玄武台”。同时,在“玄武台”上建成寓意“攻占防守”且与淮河一衣带水的“襟淮楼”。楼下为“真武祠”,供奉被敕封为“北方真武大帝”的舜王时代治水的崇伯鲧(夏禹之父)全身塑像。其后,为了纪念造福于民的元代兴化县尹詹士龙的功德,人们将詹士龙在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作为理政行馆和读书处的“襟淮楼”称为“读书楼”。

  由于取土筑城筑台,“玄武台”南面形成较大水面,元代被称为“海子池”(即今海池河,海子为蒙古语,意为湖泊)。

  明洪武五年(1372年),兴化知县谢修己令守御千户所千户郭德、蔡德、刘人杰等捐出巨资,用长40厘米、宽20厘米、厚10厘米,重10多公斤的大城砖,沿着原土城外围砌成高9米、厚1米的砖城墙,加上城墙内侧原有夯实的土城泥土,使城墙顶宽达4米,底宽达12米。这样,“玄武台”上依托砖城雉堞重檐飞角的“襟淮楼”更具气势,成为兴化城墙上第一座高大建筑物。与此同时,谢知县又在四城门上建成四座高大城楼。其中,威武门(西城门)上的“见山楼”(意为向西遥望“阳山夕照”景区),肇魁门(北城门)上的“仰宸楼”(意为仰望宸极,即北极星)与依城而建的“玄武台”上的“襟淮楼”近在咫尽,形成犄角之势,显得雄伟壮观。

  明洪熙元年(1425年),“五朝元老”高谷根据《诗经》中“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寓意,将景区再次命名为“玄武灵台”,旨在将“玄武灵台”赞美为我国最早的园林建筑——周文王的“灵囿”。同时,他将景区列入“昭阳十景”中,并赋诗赞叹:“高台北极隆千古,祠屋依依近水滨……愿得居民常席庇,年年来为荐芳?。”

  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兴化知县傅?利用疏浚海子池和护城河的泥土,加长加宽“玄武灵台”台基,并根据《论语》中“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及《旧唐书》中“叶台耀以分辉,契编珠而拱极”之意,将“玄武台”改称为“拱极台”。

  明万历九年(1581年),兴化知县凌登瀛又将“玄武灵台”景区列入“昭阳十二景”中,并赋诗云:“詹公当宋季,丧乱失所依……永言奠兹土,千秋吾与归。”

  南明弘光元年(1644年)秋,驻守扬州的抗清英雄史可法与其义子副将军史德威赴兴化督查城防,登临“拱极台”察看地形,将“襟淮楼”改称为“海光楼”,并即兴题“海光楼”匾额悬于楼上。清顺治二年(1644年)以后,此匾被取下,至上世纪30年代“失而复得”被重新挂上,1945年毁于战火。

  清康熙年间(1662年至1722年),为避康熙帝玄烨御讳,“玄武灵台”景区被改为“元武灵台”。目前,“拱极台公园”门前牌坊横额上“元武灵台”四个楷书大字,系仿照清末民初兴化书法家石绳武先生手迹复制而成。

  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夏至二十八年(1688年)冬,孔子六十四世孙、国子监博士孔尚任随工部侍郎孙在丰监浚丁溪、草埝入海河道时,以“拱极台”为行馆,曾重题“海光楼”匾额,并作了《海光楼记。同时,他利用闲暇进行历史传奇剧《桃花扇》第二稿创作,成为中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戏剧史上的佳话。

  清同治六年(1867年),时任兴化知县的浙江山阴(今绍兴市)人俞麟年参照家乡西北隅杭州西湖美景重修“拱极台”,使景区扩大到相当规模,将郑板桥原先为“海光楼”撰写的“六七月间无暑气。二三更后有渔歌”的对联重新书写,并制成抱柱楹联悬于“海光楼”上,同时自撰“常倚楼台瞻北极,每逢烟雨忆西湖”的楹联,把“玄武灵台”喻为西湖景观。

标签: 玄武灵台
分享到:
[责任编辑:xhzs]
广告
广告
广告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