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沧浪亭馆

2012-12-06 02:23:35
来源:兴化史志办    作者:张从义 张培元
点击:
导读:  北宋天圣四年(1026年),时任兴化知县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在城南的南溪(今南官河)与向北流经城区的沧浪溪(今沧浪河)交汇处——花园垛对岸(今城南小学南侧沧浪河公寓范围内),砌成南北长约300米的砖石驳...

  北宋天圣四年(1026年),时任兴化知县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在城南的南溪(今南官河)与向北流经城区的沧浪溪(今沧浪河)交汇处——花园垛对岸(今城南小学南侧“沧浪河公寓”范围内),砌成南北长约300米的砖石驳岸,并在岸边建筑了两座高大轩敞的凉亭和连接“双亭”的瓦卷回廊。以及门厅、轩厅、客厅、斋馆、轿房、马厩等配套建筑,同时在其周围广植幽篁、兰草,构筑假山鱼池,作为迎来送往各级官员的码头、驿站。文人雅士和平民也经常到此赏景游玩。因此,这里便成为兴化第一处公共园林和文人园林。此园林历史悠久,比始建于北宋庆历五年(1045年)的江南现存最早园林——苏州“沧浪亭”早19年。

  园林建成以后,范仲淹根据屈原《楚辞》的《渔父》和《孟子》所引楚国民歌《孺子歌》中“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将驳岸南端的一座正方形歇山顶单檐飞角的凉亭命名为“沧浪亭”;将驳岸北侧石码头上一座八面、重檐、翘角的凉亭命名为“濯缨亭”(又称“接官亭”)。

  据史籍记载,“接官亭”自北宋至清末民初800多年间,一直是兴化知县上任、离任及兴化县衙署接待上司巡查、视察和督办政事的码头、驿站。每逢朝廷和府、州官员莅临兴化时,兴化县衙署有关官吏便预先乘官船前往距城南36里的古陵亭阁(俗称老阁,遗址位于今临城镇老阁村东河边)迎接,然后共赴兴化,在“接官亭”登岸。稍事休息后,再乘轿马沿南大街——儒学街——县桥街直达县衙署。送别官员,仍循此路线进行。

  在园林形成一定规模后不久,兴化的地方名流和平民都喜欢到此游乐,或临溪垂钓,或吟诗作对,置身于秀美的园林建筑和宜人的自然风光中流连忘返。

  元代兴化著名诗人钱舜卿一次游览园林,被突如其来的大雨所阻,一时未能返回。于是,他坐进轩厅,观赏暮色笼罩下如梦如幻的亭、轩、馆、廊,倾听夜雨飘洒,时而如千军万马驰过,时而似“大珠小珠落玉盘”,浮想联翩,从沧浪溪、南溪想到屈原放逐的湖南潇水、湘水,想到北宋山水画家宋迪的“潇湘八景图”中的“潇湘夜雨图”,不禁诗兴大发,挥毫作了《沧浪夜雨》诗一首:“濯缨亭下沧浪渚,格格水禽飞停午……清兮浊兮人不识,劝君高歌达今夕。”

  明洪熙元年(1425年),兴化籍进士高谷来到园林游玩,欣赏“沧浪亭”亭柱上楹联“短艇得鱼撑月去,小轩临水为花开”和“濯缨亭”亭柱上楹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溪皆有情”,同时观赏园林周围半村半郭的风光,一种“曲尽而韵未了,景止而情不尽”的感觉油然而生,遂欣然赋诗曰:“沧浪亭子枕幽溪,溪上行人入望迷。钓艇尽依青草岸,酒帘高控绿杨堤。尘缨可许当时濯,胜迹重烦此日题。风景满前看不足,野花如绣水禽啼。”同时,他将此景再次命名为“沧浪亭馆”,列入“昭阳十景”之中。

  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兴化知县刘廷瓒在“濯缨亭”北侧驳岸边的玉石莲花座上建成两层圆攒尖顶水榭式建筑——“莲花堡”,并将范仲淹所作的《濯缨亭》、《梅亭咏梅花》、《南溪驯鸥》、《文会堂》、《清风谣》等5首诗勒石镶于堡壁之上,儆诫后任官员铭鉴范公清正自律的为官之道。此外,他还亲自为“莲花堡”题写了“水面文章风写出,溪边意味月传来”的楹联,悬于“莲花堡”门前。

  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兴化知县雷颐对“沧浪亭馆”景区进行了修整和扩建,将南宋绍兴年间(1131年至1162年)知县吴莘所立《濯缨亭碑记》和南宋宝庆元年(1225年)知县陈垓所立《沧浪亭碑记》移嵌在门厅墙壁上,让游人了解园林的建筑历史和意义。

  明万历九年(1575年),兴化知县凌登瀛将“沧浪亭馆”景区列入“昭阳十二景”中,并赋诗云:“仲尼亟称水,举世昧其清。孺子歌沧浪,清以濯吾缨。除辱匪外来,感召信所营。百川赴沧海,虚谷留风声。寤寐此一室,百感从兹生。”

  往事如烟,不堪回首。“沧浪亭馆”景区经屡次修建保存了900余年,后于上世纪40年代初毁于抗日烽火,令人惋惜。

标签: 沧浪亭馆
分享到:
[责任编辑:xhzs]
广告
广告
广告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