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试说洪武赶散与移民苏北兴化

2012-12-05 22:14:56
来源:    作者:王一兆
点击:
导读:洪武赶散时移民苏北地区的历史背景明初的洪武赶散,是从洪武二年开始,一直持续到永乐末年,规模较大的全国性的移民活动。
   

  三、洪武赶散与兴化
  在洪武初年的扬州府,除了复业的当地居民外,其馀皆为流寓人口。这些流寓人口从以上移民的情况来看,迁往苏北沿海灶区的不外乎三种情况。一是西北商和回原籍的淮商、原籍居民;二是由政府强行遣送的流民或战俘,到苏北地区进行屯田;第三就是江南(包括阊门)的富户百姓。根据现存的地方志及族谱资料,泰兴县居民的祖先,多原为皖赣名族,于元末之际迁入,而兴化县则大部分由原籍苏州大姓,于洪武初年陆续迁入。据《兴化县志》载“(元末时)兴化有3160户,人口8628。至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人口达63177人。从兴化地区元末至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这一人口对照情况来看,兴化地区在这一时期还有一部分回乡屯田的原籍居民,再加上一部分“悉撤业归(的)淮商(及)徙家於淮(的)西北商”,还有被政府强行遣送到此屯田的流民等,兴化地区的迁入人口还是比元末增加了54549人。如果我们再在这些人口中减去20来的新出生人口,最保守的算法自洪武四年(1371年)移民兴化的将近3万人或户。

标签: 洪武 移民 苏北
分享到:
[责任编辑:]
广告
广告
广告
广告